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功能 >  >> 
我为什么当老师57|传承区域文化,乐享非遗树立文化自觉
来源:南方Plus      时间:2023-07-08 14:29:23

编者按: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中华美育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根系民族精神命脉,用优秀的艺术形象来熏陶人,用美好的事物来感染人。东莞临深片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7月7日中午,2023年度“同上一节师德课·我为什么当老师”第六期上线南方+。本期视频围绕“传承区域文化,五育并举育新人”主题,通过6位老师的讲述,呈现临深片区教师根植传统文化,走出的铸魂育人特色创新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方+特别对老师们的故事进行二次树立逐一展现,一起来看看老师们如何以新时代美育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五育并举”育人格局, 在发展学校、滋养学生中,成就自我。

10:08

我为什么当老师57|传承区域文化,乐享非遗树立文化自觉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也是东莞山区片最富有地域标志性的传统文化项目之一。将山歌艺术引入美育教学课堂,能够促进学生领略山歌的艺术魅力与人文风情,体会山歌中蕴含的道德情操及人文内涵,达到良好的美育熏陶、德育浸润的教学效果。

塘厦第二小学音乐教师廖小连出生在“世界客都”广东省梅州市,从小受到客家山歌的熏陶,也更敏锐地觉察到客家山歌的美育功能。为此,廖小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主动拜塘厦客家山歌第二代传承人郭妙玲为师,学习塘厦客家山歌独特的唱腔、曲调、唱词风格。

2019年,她也正式成为塘厦客家山歌第三代传承人。多年来,她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在塘厦第二、第三小学成立了客家山歌社团,以“讲座+展演”的模式进行授课。今年,由廖小连指导的两个节目双双荣获东莞市客家山歌大赛银奖,她本人也被塘厦镇文化服务中心授予“非遗导师”称号。

这个过程中,学生内心中的“客家种子”被悄然唤醒。“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客家山歌,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我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廖小连说。

无独有偶,来自清溪镇中心幼儿园的刘慧佳老师也同样在客家山歌中寻到了美育的良机。

师从省非遗清溪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刘国权,有着多年的传唱经历,如今刘慧佳也是一名市级非遗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自2019年加入清溪镇中心幼儿园,刘慧佳便开始在3-6岁低幼龄儿童领域开展客家山歌启蒙。组建客家童谣队,创编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和情景剧,将客家山歌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在她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会说客家话、爱唱客家歌谣,她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由她创编的《阿公的童年》客家情景剧,以孙女与阿公对话形式讲述阿公童年生活里的歌谣。节目在东莞广播电视台推出,随后又参加了粤港澳非遗墟市最潮非遗项目,在抖音平台播放量突破10w+,获评成为十佳项目。

在音乐中审美,以音乐来启智。老师们以传承区域文化为己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美学观念,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传承区域文化,他们乐享非遗,树立文化自觉。

【统筹】王慧

【撰文】黄婷 毛敏

【视频】孙俊杰 黎晗

【海报】袁永平

【作者】 黄婷;孙俊杰;毛敏;黎晗

教育莞家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